6月5日,《陕西日报》在第6版以《最“难”就业季里的最“热”订单生——陕西工院百名订单生入职欧姆龙》为题,报道我院2013届欧姆龙订单班学生就业工作,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网页链接
最“难”就业季里的最“热”订单生
陕西工院百名订单生入职欧姆龙
本报讯( 记者 郭妍 通讯员 柴继红 王伟)在这个史上“最难就业季”里,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欧姆龙订单班学生温超同学已和其他100多名同学挥别母校,顺利入职世界500强企业欧姆龙在大连、广州、深圳、东莞和上海等7家企业,迈出了他们职业生涯的第一步。温超同学高兴地告诉记者,“公司福利、待遇各方面都不错,我们一入厂就享受6级工资标准(非订单班学生5级标准),平均每月能拿4000元左右。”
此前,校企双方举办了隆重的毕业典礼。陕西工院党政领导及欧姆龙本社董事、副总、各分公司总经理共同为订单班学生颁发了毕业证书和每人2300元的奖学金。今年接收了32名订单学员的欧姆龙广州公司总经理西村秀敏对订单班学生赞不绝口,他们工作认真,技术过硬,非常具有发展潜力。他还明确表示今后愿意每年接收100名学生到该公司就业。
对于前来报到的订单班学生,欧姆龙各公司在住宿、薪水、培训机会方面给予高度热情,纷纷通过形式多样的欢迎仪式、晚宴、交流联欢等欢迎新员入职。提起公司的工作、生活环境,侯二朋同学说:“公司提供给我们的是两人间,还有空调,同学们对住宿环境、薪水待遇都比较满意。”这让老师们倍感欣慰,“在订单培养的过程中校企双方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现在看到孩子们干得这么好,我们也感到非常欣慰。”
自2010年7月,陕西工院与欧姆龙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来,校企双方紧密围绕订单培养展开合作,探索并建立了“联手策划合作方案、联合制定培养计划、共同打造教学团队、携手推行企业化教学、协同实施双向管理、共建共享实训基地、营造一流企业文化氛围,合理构建评价体系”的“校企联动,八个‘一流’”的合作育人方式,圆满实现了培育世界一流员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校企文化融合、打造学生就业品牌的目标。
据统计,截至目前,双方已连续开办了四届订单班,培养学生414人,大部分毕业生分散在欧姆龙广州、深圳、上海、大连等分公司从事一线管理或技术工作,70多人已成为公司业务骨干或管理精英,其中何叶、门龙刚等15名学员还作为公司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被派往日本总部进行为期一年的进修培训,陕西工院已经成为欧姆龙公司在国内最大的一线人才培育基地。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