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动安康·商贸筑梦”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团探寻香山村绿色奇迹与高校帮扶的交响曲

发布时间: 2025-07-24 10:02 作者:商贸学院 编辑 党委宣传部 访问次数:

近日,商贸学院“链动安康·商贸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香山村油茶基地,探寻这片土地上的生态宝藏与高校帮扶的动人故事。

绿色奇迹:稀缺油茶林的璀璨绽放

香山村,作为全国仅三处之一的可规模化种植的稀缺油茶基地(另两处为福建龙岩、江西赣州),其独特的弱酸性土壤与秦巴山区气候,为油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经过30年的科技驯化,香山村突破了油茶种植的瓶颈,实现了种植面积的飞跃。如今,这500亩油茶园不仅是当地村民的“致富林”,更是秦巴山区绿色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油茶林间,油茶树郁郁葱葱,果实累累。实践团成员们被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深深吸引,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美景。园区负责人王选安抚过枝头油茶果,向实践团详细揭秘了油茶树的产业底蕴。从百姓用茶油为伤员消炎疗伤,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救命油”,到江西传统婚俗中女方须陪嫁20斤茶油护佑母婴健康,故称“月子油”,油茶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茶油在高温下无烟、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等特性,更是让其成为食用油中的佼佼者。

高校帮扶:科技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香山村油茶基地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商贸学院的持续帮扶。学校精心构建的“党委-驻村队-院系”三级帮扶机制,将深山里的香山村与高校的办学脉络紧紧连在一起。十几年年来,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帮扶工作从未间断。

我校为香山村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与人才支持。其中,“季度专题研判”与“年度攻坚清单”成为确保帮扶工作有序开展的雷打不动的制度。从首任书记刘智鑫到现任王国柱,驻村工作队队员们扎根山村,每月提交一份《产业进展报告》,持续记录并推动着山村的变化。此外,2025年新推行的“科技特派员轮岗制”,让专业技术力量源源不断地注入田间地头,为油茶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教育赋能方面,学校不仅为香山学子提供了减免学费的政策,帮助他们走进大学校园,还为村民提供了国家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油茶管护技术培训,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学到实用技能。

返乡创业:科技兴农的新篇章

在商贸学院的技术支持下,返乡创业的村民王选安创办了香炉情农业开发公司,搞起了“油茶菌牛”循环系统,土地利用率提高了40%。今年新推出的“根系保湿栽植法”,更是让新栽茶苗成活率达到95%,为千亩油茶扩种计划打了一剂“强心针”。

王选安感慨地说:“高校带来的不只是技术,更是让村子换了种活法。”他的成功实践,不仅为香山村油茶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他村民提供了可借鉴的创业模式。

展望未来:续写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故事

从深度贫困村到三产融合示范村,香山村的蜕变背后,是我校制度化的帮扶网络、实打实的成果追踪和不断优化的动态策略。如今,2025级学生已经接过科技助农的接力棒,这支“带不走的智囊团”正继续在秦巴深山里,书写着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故事。

未来,商贸学院将继续深化与香山村的合作,探索更多有效的帮扶模式,为香山村乃至整个秦巴山区的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而香山村油茶基地,也将在这片绿色的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