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广大干部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全校上下迅速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党委书记 惠朝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全会全面总结“十四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科学擘画“十五五”发展蓝图,提出要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为“十五五”时期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将把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将其转化为推动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建设的内生动力和行动自觉。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紧紧围绕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紧扣职业教育发展脉搏,推动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互融互促。深入贯彻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战略部署,主动服务国家需求,系统谋划部署学校“十五五”时期发展蓝图,高质量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创新产教融合机制、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推动办学质量实现系统性跃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校师生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作风、更强举措、更大作为,凝心聚力谋发展、善作善成抓落实,奋力谱写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建设新篇章,在服务教育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党委副书记、校长 刘永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召开,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所拥有75年装备制造办学积淀的职业技术大学,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化对“六个坚持”的规律性认识,紧扣“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部署,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接续奋斗前行,对标对表做好学校“十五五”规划研究制定,高站位谋划好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方略部署和创新举措,锚定学校“一校三区”未来发展架构,以服务制造强国战略为核心导向,以新一轮国家“双高”建设为抓手,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快构建与陕西重点产业链高度适配、共生共长的专业生态体系,推进“四优工程”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积极探索职业本科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为教育强国、制造强国建设持续贡献“陕工智慧”与“陕工力量”!
发展规划处处长 李龙龙: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开启“十五五”新征程的关键节点上召开的重要会议,意义深远。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广泛吸纳师生智慧与发展共识,以高度的责任感,科学谋划、全力做好学校“十五五”规划的编制,确保“十五五”规划充分彰显我校深厚的制造基因与办学特色。我们将科学系统推进“十五五”发展规划的实施工作,持续巩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等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的领先优势,大力推进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做实“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发挥产业学院与高水平实训基地的育人功能,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姿态,全力建设扎根西部、服务全国、特色鲜明的一流职业技术大学。
科研处处长 刘引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宏伟蓝图。作为扎根西部的职业本科大学,“十五五”期间,我校科技创新工作将坚定不移立足区域装备制造业根基开展应用型科技创新,将论文写在车间厂房,将成果用在生产一线,努力构建“科教产、研学用”六位一体的科技创新新生态。我们将聚焦陕西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链的核心技术与工艺难题,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并以前沿科研反哺教学;通过深化校企协同,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推动创新成果服务于产业升级,将科技力量切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努力打造西部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革新策源地,培养出能够解决复杂技术难题、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卓越工程师与大国工匠,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坚实的陕西工大的科技力量。
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侯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我们奋进新征程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将坚决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紧密围绕“十五五”规划中对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战略部署,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立足学院实际,我们将着力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产教协同育人,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贡献陕工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夏东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将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列为重大战略部署。我们将锚定会议精神,紧密围绕“十五五”规划蓝图,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聚焦陕西成套专用设备制造产业链,以服务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导向,携手行业头部企业,聚力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打造关键核心控制技术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高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奏响职业教育本科创新发强音,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舒蕾: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聚焦“十五五”规划制定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新时代新征程擘画了崭新的宏伟蓝图。思政课教师要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思政课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在实践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与思政课教学创新同步推进。及时把“十五五”时期的目标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与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融入思政课堂。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思政课内涵发展的持久动力和铸魂育人生动实践,努力培养德技并修、扎根西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技术人才,为谱写陕西教育强省与区域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实的思政引领力。
信息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 、团总支书记 赵松: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绘就的“十五五”发展蓝图,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聚焦思想引领,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清“十五五”规划的重大意义,引导学生们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将国家发展战略有机嵌入党团活动、谈心谈话与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和职业选择中理解“国之大者”,自觉将“小我”融入“大我”,坚定走实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用心用情当好学生的引路人,为谱写职业本科教育新华章贡献力量。
汽车工程学院教师 刘源: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并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对接产业前沿需求,办好宁德时代国际工匠班,在教学中深度融合“中文+职业技能+企业文化”,既精准传授新能源领域先进技术,也积极搭建好文化交流的桥梁,着力培养学生的扎实实践能力与良好文化素养,提升国际化高素质技能人才培育质量,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陕工力量。
化工与纺织服装学院应化2402班学生 高小宇: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我倍感振奋,“十四五”期间,化工产业通过清洁生产技术普及、废旧化工品回收利用,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十五五”蓝图明确低碳转型需攻克工艺优化、资源循环等难题,这正是我们的实践战场。作为一名工科学生,我们将在实训中优化分离工艺提效率,主动研习生物基材料技术探索资源循环路径,扎实锤炼专业技能,用每一次实操改良,为化工产业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财经与旅游学院会计2306班学生郭梦洁: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这一部署让作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的我深受触动,明晰了专业学习不能局限于记账报税,更要掌握绿色会计、数据核算等新技能;作为未来会计人,我们将主动学习产业与会计融合的前沿知识,坚守职业诚信,扎实锤炼专业本领,力争成为能为传统产业升级算清“效益账”、为新兴产业发展算准“创新账”的复合型人才,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