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华章】陕西工大校企协同育人战略联盟大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 2025-11-15 19:28 作者:宣传部 编辑 访问次数:

11月15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校企协同育人战略联盟2025年大会顺利召开。校党委书记惠朝阳、校长刘永亮出席会议并讲话,咸阳市高新区科创局局长冯伟、党委副书记马晓云、副校长梅创社以及兄弟院校各级领导、行业企业合作伙伴400余人相聚我校,共叙往昔深厚情谊,共谋产教育人发展大计。大会由党委副书记贺天柱主持。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校企协同育人战略联盟大会顺利召开

大会听取了校企协同育人战略联盟工作总结,见证了海外订单班揭牌、产业学院成立、合作协议签署、企业“好师傅”和“好导师”表彰等重要时刻,听取了校企代表的精彩发言,并就市域联合体、行业共同体建设进行了交流研讨,进一步推动了产教深度融合,形成了校企高效对接、支撑行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为打造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委书记惠朝阳致辞

惠朝阳在致辞中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与会各界对学校多年来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是建设人才强国、教育强国的命脉所在。8年来,在联盟平台的强力牵引下,陕西工大与广大企业伙伴携手,探索形成了“五化一体、六共协同”的共建模式,构建了“校企七联合”的人才培养路径;与北京精雕、宁夏共享、西门子等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累计开设订单班近600个,受益学生超3万人;积极推行“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攻关模式,年均承接横向项目70余项,合同额逾3000万元;通过打造“模块化+菜单式”培训体系,年培训企业职工5万余人次;主动构建“选育用扶”就业服务体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一大批优秀校友成长为全国劳模、大国工匠。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彰显了联盟的强大生命力,也擦亮了陕西工大产教融合的鲜明底色。面向未来,学校将以构建“共生共长、互融互通”的产教融合新生态为目标,进一步做强联盟平台、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期待与大家在订单培养、现场工程师培育、产业学院建设、技术协同创新、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深化务实合作,共同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为服务制造强国战略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校长刘永亮讲话

刘永亮在大会总结时表示,本次校企协同育人战略联盟大会既是一次凝聚共识的交流会,更是精准供需的对接会,通过大会交流,深入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为下一步深化合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今后工作他提出了六点展望,一是完善协同机制,提升联盟运行效能。建立健全常态化的沟通机制,优化联盟的组织架构,创新校企合作模式,进一步推动成员单位之间实现信息互通、资源互享、发展互促。二是深化平台建设,拓展合作新空间。扎实推进4个市域联合体和7个行业共同体建设,按照"一校一策、一院一企、一企一品"的思路,推动校企合作走深走实。三是创新育人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推进“五金”建设,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促进学生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四是强化科研协同,增强服务发展能力。依托联盟平台,校企联合组建科研团队,围绕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创新成果在企业的推广应用。五是推动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联盟。建设联盟数字化平台,实现成员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与评价系统,为联盟的建设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六是加强国际交流,提升联盟影响力。依托海外订单班等项目,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推动联盟建设与国际接轨。他希望联盟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推动联盟工作再上新台阶。

海外订单班揭牌仪式、产业学院揭牌仪式、校企共建签约仪式

与会领导为校企协同育人好师傅、好导师颁奖

今年是陕西工大校企协同育人战略联盟成立第8年,恰逢学校建校75周年,更显意义非凡。75年来,陕西工大背靠装备制造行业,聚焦陕西增材制造、数控机床等重点产业链,专业布局与陕西省34条重点产业链高度对接,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建立8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三个市域产教联合体、10个产业学院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紧盯“卡脖子”难题,为上百家企业提供立体化服务,助力咸阳市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开展中赞职业技术学校、印尼设立秦岭工坊、埃塞俄比亚设立中文工坊等走出去项目,构建起职教开放新生态。经过8年的探索实践,陕西工大校企协同育人战略联盟初步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联盟成员从最初的403家发展到如今的800余家,“朋友圈”持续扩大,合作纽带日益紧密,融合程度不断深化,共同书写了协同育人的精彩篇章。